吉隆坡法輪精舍啟建梁皇寶懺

2019年12月11日 梁皇寶懺 ● 卷一卷二功課圓滿

真佛宗法輪精舍啟建【梁皇寶懺法會】於2019年12月11日下午4時30分開懺。由釋蓮鳴上師、釋蓮熅上師帶領與會大眾禮拜卷一(供香)、卷二(供花),功課圓滿。

第一卷 (供香) 是以香供佛,重點在表達誠心體悟自性,妙香十方法界,普薰諸佛,令聞香者,人人敬愛,體味芬芳。

第二卷 (供花) 是以花供佛,所謂妙花莊嚴十方法界,相貌莊嚴如花,艷麗光彩,得敬愛和合。

釋蓮鳴上師會後開示中提到,《梁皇寶懺》中最常說到的金言即「因緣果報」,今生我們所經歷得到的果,是我們前生種下的因。如果我們犯的是更重的業–五逆罪「(一)破和合僧、謗佛謗法、毀壞經典、污罵聖教、迫害正法的修持者。(二)殺害父母。(三)出佛身血。(四)殺阿羅漢。(五)撥無因果、無惡不作、常行十不善業。」,所需要承受的果報更是嚴重,千萬不能犯。上師深入淺出透過故事分享警示與會大眾:必須守戒、謹言慎行,尤其不能犯五逆罪。


2019年12月12日 梁皇寶懺 ● 卷三卷四卷五

真佛宗法輪精舍啟建【梁皇寶懺法會】於2019年12月12日下午2時繼續由釋蓮鳴上師、釋蓮熅上師帶領與會大眾禮拜卷三(供燈)、卷四(供水)、卷五(供果),功課圓滿。

第三卷 (供燈) 是以燈供佛,㸃燃您心中的智慧光明。光明莊嚴十方法界,慈悲照亮之意願。祈求光明吉祥得般若智慧,經商辦事吉祥如意。燈晃耀—燈供養:供佛照燈,代表智慧波羅密。以宇宙法性光明,消除眾生的無明。

第四卷(供水)是以水供佛 :供佛淨水,代表佈施波羅密。如觀音菩薩以淨甁之水,解眾生之渴,為三惡道眾生消災除障。

第五卷(供果)以果供佛 :衹園果—果供養,供佛四果,代表禪定波羅密。禪思寂寂,果位圓滿。

釋蓮熅上師在會後的開示裡說到:《梁皇寶懺》的卷一講的是皈依、卷二講的是發菩提心、卷三及卷四講的是因緣果報、卷五及卷六講的是解冤釋結。

是日禮拜的經文中談到是因緣果報與解冤釋結,釋蓮熅上師深入淺出簡要告訴大家,在運用眾生之財的時候必須斟善用,利益眾生之財可用之,反之為一己私利不可用之,一切因果自負。

何謂解冤釋結?上師說到我們欠人的的我們要還,別人欠我們的我們要隨它放下、解冤釋結更是希望我們的冤親債主、纏身靈能夠放下隨佛修行,我們在禮懺時,我們要認真讀誦經文、身體力行誠心禮拜佛號,讓它們感受到我們的誠心而放下。

禮拜《梁皇寶懺》功德非常大,故在禮拜之前我們可能會面對各種障礙不讓我們參加,上師告訴大家,我們要超越這些障礙,堅持前來禮懺,這樣不止我們福慧增長、我們的冤親債主及纏身靈也可能隨此因緣解冤釋結。


2019年12月13日 梁皇寶懺 ● 卷六卷七卷八

真佛宗法輪精舍啟建【梁皇寶懺法會】於2019年12月13日下午2時繼續由釋蓮鳴上師、釋蓮熅上師帶領與會大眾禮拜卷六(供茶)、卷七(供齋)、卷八(供寶),功課圓滿。

第六卷 (供茶) 是以茶供佛。春先蕊—茶供養:供佛香茶,以表警醒,时时守口護心,不令違缘。

第七卷 (供齋) 是以齋供佛。福報绵绵,廣结善缘,貴人多助。天廚供—齋供養:象徵禪悦妙食,即口之清淨,令眾生消除食几餓之苦。

第八卷 (供寶) 是以寶供佛。世間寶—寶供養: 供佛以寶,象徵能捨之心,以法为最,願請佛常住,为說正法。

釋蓮鳴上師在開示中說到,今日的禮懺其中我們有為現在世、過去世父母等禮佛拜懺。真佛密法的修持中,我們不止能求自身解脫、更能幫助親人、冤親債主、纏身靈。

上師亦為大家簡略解說了小乘佛教、大乘佛教等修行形式的分別之處,我們要懂得了解不同習俗背景的修行,從而尊重每位修行者。上師告訴大家在修行中遇到障礙或低潮是正常之事,我們要堅持去實修,從而突破。


2019年12月14日 梁皇寶懺 ● 卷九卷十

真佛宗法輪精舍啟建【梁皇寶懺法會】於2019年12月14日下午1時30分繼續由釋蓮鳴上師、釋蓮熅上師帶領與會大眾禮拜卷九(供經)、卷十(供衣),禮拜梁皇寶懺全冊十卷功課圓滿。

第九卷(供經)是以經典供佛。經供養: 法寶智慧供養,願與眾生共證菩提,永不退轉。

第十卷结懺(供衣)是以衣供佛。衣奉獻—衣供養: 象徵柔和忍辱,决空出離生死,得大神通智慧。

釋蓮鳴上師在開示中首先感謝法輪精舍理事會的邀請、感謝釋蓮梁法師在法會前帶領同門唸誦《地藏經》及參加唸誦的同門、感謝馬密總蓮玄法師幫忙打鐘鼓、感謝蓮恬法師、感謝蓮花建極助教、蓮花錦榮助教、感謝所有功德主、懺主、所有的報名、感謝所有的義工(搬運、廚房組)、感謝各地(檳城、關丹、芙蓉、南馬)長途跋涉及每一位前來護持參加梁皇寶懺法會的同門善心。

釋蓮鳴上師說到所有宗教的起緣都是因為死亡,圍著死亡而有宗教,(我出世之前從哪裡來?我往生過後去哪裡?)這兩個問題是所有宗教的起緣。不同宗教死後到哪裡都有不同的習俗與信仰。

釋迦牟尼佛把十法界(十個不同的境界),以境界分為一個境界–四聖界: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(四聖界不需輪迴),六道: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(六道需要輪迴)。

上師深入淺出為與會大眾解說「天界」– 三界:欲界天(六個天)、色界天(十八個天)、無色界天(四個天)。

法輪精舍非常感恩每一位發心護持參加這四天啟建的【梁皇寶懺法會】,讓一切殊勝圓滿。